齐心努力不断成长 上船块十年工作总结

李祥生
2025-03-04

上海市老年科学技术协会造船委员会

上船块十年工作总结


上海市老年科学技术协会造船委员会上船块在上海船厂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目前发展到近61位同志,其中11位会员被接纳为上海市老科协高级专家组成员,这中间汇聚了造船领域经验丰富的老科技工作者,各部门各车间的能工巧匠,这些科技、管理、技术、生活等方面的精英组合为上船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这十年中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 上海市老年科学技术协会造船委员会上船块管理提升

1. 健全管理班子,分工负责各方面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对口有序,运行高效。

2. 组建会员信息网, 建立了完善的会员信息数据库,实现会员信息的动态管理。

3. 创新会费收缴方式, 利用网络微信平台收取会费,效率显著提升,最快2天即可收齐全部会费,成为老科协会费收缴最快的分支机构,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 开展适合老同志的老有所乐活动

1 . 组织老同志旅游数十次,丰富退休生活,增进会员间交流,领略祖国大好河山。

2. 组建老同志桥牌队, 在原上海船厂桥牌队的前提下受上海市老年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委托组建上海市老科协桥牌队,现有队员24位。坚持正常的桥牌训练活动,每周两次训练,月参加1-2次网上月赛,年集中训练2-3次,提升竞技水平。

3. 成功举办三届上海市老科协桥牌邀请赛,积极参与市、区、街道及网上各类比赛,并屡获佳绩,包括冠军、亚军等。

4. 组织成立上船诗友会,以陶峰、袁家顺、朱继奋为核心的诗词创作者,创作了大量贴近生活、脍炙人口的优秀诗词作品。 目前有会员12位,许多作品在全国及上海市各类刊物上发表并获奖,展现了老同志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

5.   挖掘会员绝技绝活,鼓励会员发挥自身特长,为全体会员提供服务。洪德才会员的摄影作品多次获得大奖,展现了老同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新冠疫情期间我们有多名会员担任了社区志愿者,其他会员都能积极配合社区管理要求,遵守防疫各项规定。

三、 存在的不足

1. 集中交流活动受限于场地问题,开展次数不够多。 由于工厂在崇明活动场地限制,一些需要较大空间的活动难以开展,影响了会员之间的交流互动。

2. 会员之间相互了解和关心不够。部分会员之间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沟通,彼此关心和帮助的力度有待加强。

四、 改进措施

1. 积极争取活动场地,积极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与人脉,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活动场地资源,为会员提供更便利的活动条件,可以争取到崇明工厂去活动。

2. 丰富线上交流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便会员随时随地进行交流互动。

3.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组织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例如茶话会、座谈会、兴趣组等,增进会员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4. 建立会员关怀机制, 定期走访慰问会员,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五. 未来展望:打造温馨和谐的会员“精神家园”

1. 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充分发挥上船块的组织引领作用,增强会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将上船块打造成为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的集体。

2. 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吸引力, 坚持以会员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为会员办实事、解难事,让会员感受到家的温暖。

3. 发挥专业优势,增强贡献力, 鼓励会员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积极参与社会各类公益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展现老科技工作者的社会风采。

4. 搭建交流平台,增强影响力, 积极搭建会员交流互动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上船块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我们这个团队目前正处于老龄化趋势,因此要积极吸收相对年轻同志加入老科协,特别是要吸收乐于为全体会员服务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的“年轻人”加入我们团队,并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市老年科学技术协会造船委员会上船块必将成为真正的“会员之家”成为老科技工作者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家园”。


上船块块长 李祥生

2025.2.25

-------------------

推送:朱红旗

分享